服務熱線:15093225789 獲取報價
丙烯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在關于它的安全性評價中,有“神經毒性”“致癌性”“生殖和發育毒性”等很嚇人的字眼。丙烯酰胺是小分子物質,進入消化道之后能被人體吸收進入循環系統,然后被迅速運輸到人體的各處組織中。它對于孕婦和哺乳期女性的危害更大,因為它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也可以進入母乳中。丙烯酰胺在人體體內能夠被代謝掉,而代謝產物具有遺傳毒性和致癌性。不過,它既不會與食物接觸,也不會給食品帶來任何好處——這也就意味著不會被“黑心商販非法添加到食品中”,所以長久以來,丙烯酰胺與食品沒有交集。丙烯酰胺能夠邂逅食品的地方,大概只有用丙烯酰胺聚合得到的聚丙烯酰胺有時會用于飲用水的凈化處理,其中可能有少量的聚丙烯酰胺殘留——不過考慮到這個殘留量能被控制到很少,而飲用水凈化處理時使用的聚丙烯酰胺量也很少,所以飲用水中的丙烯酰胺也就并不引人關注。
丙烯酰胺恐慌”事件起始于2002年。當時,瑞典科學家從某些食物中檢測到了丙烯酰胺,其含量遠遠高于飲用水中的含量。這個結果讓科學界和食品監管部門都大吃一驚。在沒有科學論文解釋這種含量的丙烯酰胺對于人體健康有什么樣的影響,也缺乏有效評估的情況下,媒體獲知“食物中發現高含量的丙烯酰胺”這一消息后,自動補充上“有害”的標簽將消息廣泛傳播,結果造成人心惶惶的局面,也就毫不奇怪。在中國,某些人也宣稱“有些富含淀粉的食品會產生含量不等的丙烯酰胺,所以是致癌殺手”。
基于目前的研究結果,食物中的丙烯酰胺主要是天冬酰胺和還原糖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形成的,形成的條件是含水量低、加熱到120℃以上。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食物成分能夠形成丙烯酰胺。炸薯條、薯片、咖啡、餅干、烤面包等經過油炸或者高溫烘焙的高碳水化合物類食品,也就成了產生丙烯酰胺的“重災區”,這類食物每千克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往往達到幾百微克,有的最高可達一兩千微克,甚至更高??茖W家和食品專家嘗試了多種方法,試圖降低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不過迄今為止沒有找到什么好辦法。農作物的種類和種植條件、食物原料的儲存、食品的配方和加工工藝,都是影響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因素。
簡單來說,從人類開始烹飪食物起,丙烯酰胺就存在于食物之中了,只是它在食物中的存在直到2002年才被人類所發現。從目前的科學證據來看,一般人正常食譜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不至于帶來多大的風險,但是,丙烯酰胺畢竟沒有任何價值,基于謹慎我們還是應該盡量避免它。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建議是:盡可能避免連續長時間或高溫烹飪淀粉類食品;提倡合理營養,平衡膳食,改變以油炸食品和高脂肪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從而減少因丙烯酰胺導致的危害。
在工業上丙烯酰胺是一種常用的工業原料,主要用來生產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用途廣泛,在造紙印染、油田化工、管道涂層、污水處理等行業都有廣泛的應用。聚丙烯酰胺有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兩性離子等,如果您有聚丙烯酰胺的購買需求可與我們聯系,24小時熱線1509322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