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15093225789 獲取報價
反硝化菌是異養型兼性厭氧菌,所以反硝化過程需要提供充足的有機碳源,通常以污水中的有機物為碳源或外加碳源。碳源物質的不同會影響反硝化速率。一般當污水中的BOD5/TN值>3-5時,即可認為碳源是充足的,不需外加碳源。
對于反硝化過程所利用的碳源,通常是被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易于生物降解的溶解性有機物,如甲醇,乙醇,葡萄糖等;第二類可慢速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如淀粉,蛋白質等;第三類是細胞質,細胞利用細胞成分進行內源反硝化啪。按照電子供體的來源來分有三種:外部投加碳源、有機體本身內部碳源和廢水中的有機物碳源。從污水生物處理的脫氮工藝來看,有機物來源主要分為以下兩大類:
(1)內碳源
內碳源是指污水處理系統中本身自有的碳源。它包括三類:第一類是污水中的有機碳(以BOD5計),它是比較理想也是最為經濟的碳源;第二類是己從原污水中分離出來的顆粒態慢速降解有機物(初沉有機污泥),它可被轉化為易生物降解有機碳。第三類是指活性污泥微生物死亡或破裂,自溶后釋放出來的那部分可以利用的基質。如何充分利用內碳源是解決生物碳源需求的重要途徑。
(2)外加碳源
當污水中BOD5/TN值<3~5時,需要獲得最大反硝化速率,則必須另外投加有機碳,外加碳源多采用甲醇,乙醇等。在大多數城市污水廠,進水水質決定了其反硝化反應的速率,工程運行中,碳源控制成為重要的運行參數。反硝化菌在利用不同的碳源時,通過不同的呼吸途徑,不僅產生的能量不同,而且細胞的產率也大不相同,即有機物質并非全部發生氧化,還要部分轉化成為細胞物質。若有機物質轉化成細胞的百分比越大,說明有機物的利用率越低,則對其的需求量就會越大。反硝化菌的細胞產率與所采用碳源的性質問的關系非常密切。在反硝化過程中應采用低生長量(即細胞產率低)的有機物質作為碳源。一般來說,單碳有機化合物(如甲醇)的生長量比較低,是因為利用其合成細胞組分所需的能量大,這樣阻力的存在就阻止了細胞的生長。